机组成员航空安全保卫理论考试

判断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的规定,每一缔约国必须要求其商业航空运输运营人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防止未经准许的人员在飞行中进入飞行机组舱。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机组成员:是指在飞行中民用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驾驶员、乘务员、航空安全员和其他空勤人员。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根据《东京公约》的规定, 机长可以要求或授权机组其他成员给予协助,并可以请求或授权但不能强求旅客给予协助,来管束他有权管束的任何人。任何机组成员或旅客在他有理由认为必须立即采取此项行动以保证航空器或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时,未经授权,同样可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根据《东京公约》的规定,对于根据本公约所采取的措施,无论航空器机长、机组其他成员、旅客、航空器所有人或经营人,或本次飞行是为他而进行的人,在因遭受这些措施而提起的诉讼中,概不负责。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根据《海牙公约》的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罪犯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无例外地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当局以便起诉。该当局应按照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非法干扰行为:是指诸如危害民用航空安全之类的行为或未遂行为。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属于扰乱行为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等航空设施设备或强行打开应急舱门属于非法干扰行为。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安保测试:对模拟实施非法干扰行为企图的航空安全保卫措施所进行的隐蔽或公开的试验。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只要是对飞行安全有益的人,就可以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随时进入驾驶舱。

A. True
B. False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东京公约》的全称是()

A.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B.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C. 《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 《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海牙公约》的全称是()

A.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B.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C. 《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 《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蒙特利尔公约》签订于哪一年?

A. 1963年
B. 1970年
C. 1971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于哪一年?

A. 1963年
B. 1970年
C. 1971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三股势力”的是()

A. 宗教极端势力
B. 民族分裂势力
C. 暴力恐怖势力
D. 国外政治势力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下列哪些公约属于民航安保公约?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蒙特利尔公约》
D. 《北京议定书》

正确答案

A
B
C
D
多选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附篇中的规定,运营人必须制订和保持一份批准的安保培训大纲,确保机组成员以最适当的方式将非法干扰行为的后果保持在最低。培训大纲必须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A. 确定所有发生事件的严重程度
B. 机组成员的通讯和协调
C. 适当的自卫反应
D. 由运营人所在国授权给空勤人员使用的非致命装置的使用

正确答案

A
B
C
D
多选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的规定,每一缔约国必须将保护()的安全作为保护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一切事务中的首要目标。

A. 旅客
B. 机组
C. 地面人员
D. 一般公众

正确答案

A
B
C
D
多选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的规定,当有可靠情报表明一架航空器可能遭受到非法干扰行为时,每一缔约国必须确保对该航空器进行搜查,以查出隐藏的()。在此之前必须向有关的运营人发出搜查通知。

A. 行为人
B. 武器
C. 炸药
D. 其他危险装置、物品和物质

正确答案

B
C
D
多选题

登机过程中重点监控()。

A. 结伴而行的男性青壮年旅客
B. 散发特殊、怪异气味的旅客
C. 神色紧张、行动诡异的旅客
D. 穿戴服装与季节极不相符,或者身上缠有厚重绷带等物,明显与伤势不一致的旅客

正确答案

B
C
D